国民党军在46年解放战争开始时的400多万正规军,到49年底还剩不到70万人。很多朋友都了解歼敌数量庞大的“三大战役”,但其实国民党军损兵最多的3场战役中炒股配资服务,第一名还真不在三大战役里面,有些出乎意料,而著名的辽沈战役(歼敌47万)并未入围。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3场歼敌数合计达到200万的战役。
第三名,平津战役。平津战役其实并不是一场淮海战役那样的大歼灭战,这是由战役的发展特点决定的。总体来看此战分为3个战场: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中线北平城,也是华北剿总所在地;以及东线的天津、塘沽。由于我军使用分割包围的战术,借助总兵力的绝对优势(100万对60万人),抓住傅作义的举棋不定的心态,使用猛攻东西两头,瓦解北平敌人意志,促成华北剿总起义的策略,最终敌人被歼灭的52万大军中,实际只有27万人被毙伤俘(其中天津损兵13万人),傅作义在北平的25万守军选择了起义,避免了更大的伤亡。
展开剩余52%第二名,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歼敌数最多的,达到了55万人。这场战役之所以如此惨烈,是因为国民党中央军在江北的几乎全部主力都集中在徐州到蚌埠的战场上,与我军华东、中原两大主力野战军展开决战。国军投放兵力分成7个主力野战兵团,另有绥靖区部队。其中云集了第5军、第18军、第25军等王牌军,从48年11月到49年1月先后在碾庄、双堆集和陈官庄三个战场爆发大战,国共双方投入作战的总兵力超过了140万人,还不算我军的大量非正规武装及500多万提供后勤支援的百姓。虽然歼敌数55万不是整个战争中最多的,但淮海战役的惨烈程度却冠绝历次大战役,仅仅48年11月碾庄一处,短短15天之内国共双方便累计有12万多人伤亡,创下了解放战争的纪录。
第一名,西南战役。这场战役在中国历代战史上都比较奇葩炒股配资服务,解放军在49年的西南战役中一共出兵30余万,竟然能追着近百万国民党军到处跑,最后敌人大部被歼灭。如果不了解具体的历史情况,很难解释这一奇怪战况。其实严格来说,西南战役“不激烈”,国民党军损失的93万兵力大多不是战损,而是故意接触后就起义投降,寻求出路。此战我军兵员伤亡不到9000人,国民党军真实伤亡也不过万。出现这种情况,最根本原因是49年10月新中国已经建立,国民党大陆政权完全崩溃,年末剩下的不足百万国军部队,多数是杂牌武装和新兵,只有中央军剩余的胡宗南和宋希濂部还有一定抵抗意志,也被我军迅速击溃。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