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专业股票配资公司,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月19日晚间,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366.SH,以下简称:昊海生科)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都实现了1%左右的小幅度“稳增长”,这使得市场对其未来发展走向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在竞争激烈的医药生物行业中,这样的业绩表现究竟意味着什么?

此外,2025年以来,公司副总经理兼核心技术人员任彩霞提出离职.她是于2007年最早进入昊海生科的元老人物之一,此事无疑是公司巨大的损失。在竞争激烈的医药生物行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运营均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失去这样一位重要人物后,昊海生物又将何去何从?

创始成员功成身退,激励机制或引质疑
公开资料显示,昊海生科诞生于2007年,2019年在科创板成功IPO,公司的创始团队包括公司的现任主席兼执行董事侯永泰,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吴剑英,董事黄明、陈奕奕,副总经理王文斌、任彩霞等人。
任彩霞离职时已68岁,她见证了公司的发展壮大并贡献卓越,其离职或暗示公司高管团队年龄结构偏老龄化。

任彩霞在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以及2014年9月至2025年1月期间,任昊海生科的副总经理,并长期身兼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她的离职公告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其贡献与影响需多维评估。
任彩霞在职期间参与申请4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29项,涵盖眼科、医美等领域。其主导的第四代玻尿酸“海魅月白”通过氨基酸交联剂技术实现生物安全性和维持时间的突破,被相关分析师视为昊海生科在高端医美市场的关键布局。然而这一技术是否具备持续领先性?2024年公司推出新品的公开信息有限,或暗示研发周期拉长。
根据2023年财报,任彩霞的薪酬在董事及高管中排名11/15,仅为91.25万元,不足总经理的一半。作为创始团队成员之一,其直接持有昊海生科A股股份只有27,348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仅0.01%,且全部来源于公司2021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公司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这可能引发市场对公司的激励机制有效性的质疑,可能会削弱员工持股计划对技术团队的凝聚力,或影响公司后续人才招揽与留存。
年度业绩稳中有升,纵向比较增长乏力
昊海生科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收入26.98亿元,同比增长1.64%;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微增0.97%。这一数据看似稳健,但若拆解细节,实则暗藏隐忧。

昊海生科可能正处于医美市场的红海困局,公司的主力产品“海魅月白”玻尿酸面临华熙生物等企业的激烈竞争,尽管公司宣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差异化,但市场渗透率存疑,2024年业绩快报未单独披露其销售数据。
虽然归母净利润有所上涨,但扣非净利润却在下滑,暗示昊海生科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正在弱化,主业的增长动能可能不足。对比2024年中报数据,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14.64%,扣非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22.66%。这一表现说明2024年下半年的业绩增速大幅放缓。这一趋势与公司“聚焦主业”的战略目标形成反差,或反映出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公司发展受阻。

昊海生科近两年的毛利率与净利率数据,则均显示出下滑的趋势。尽管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运营效率,扩大基层市场覆盖,但低线城市价格敏感度高、原材料涨价、医美行业监管趋严等因素也会抵消部分效益,恐进一步压缩盈利效率。

将近两年各季度的应收账款余额和营业收入进行对比,发现其平均占比超过了50%,说明昊海生科的回款能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隐患,这一问题在医疗器械行业尤为敏感,若下游医美机构或医院客户出现资金链问题,则可能引发严重的坏账风险。

股票回购力度有限,市场价值有待提升
在今年1月的最近一次回购进度公告,公司披露已以4,053.64万元累计回购662,517股,均价约为61元/股。这一象征性操作与目前每股收益1.8元、市盈率32.1倍的估值相比,显得力度不足,恐无法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昊海生科2019年上市时发行价89.23元,2021年最高点时曾接近200元,但之后一路下跌,近三年基本都处在55元至80元的区间内震荡,截至2月19日月线呈现5连阴,收盘价57.83元不足最高价的30%,但接近中期箱体底部。

昊海生科2024年的快报业绩是一份充满矛盾的成绩单,稳定中透露出增长的疲软。任彩霞的离职,使得公司技术人才流失,也折射出中国生物科技企业在技术传承、治理结构、资本运作上的深层挑战。
END版权声明
本文由大消费之家原创,版权归大消费之家所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稿件事宜请联系:daxfzj123@163.com
]article_adlist-->推荐阅读1.黑电行业盘点:2024全球电视出货量同比转正,海信与TCL获双位数增长
2.郎酒架构升级!各事业部迈向“准公司化”,杨飞履新红花郎总经理
3.益丰药房拟审议下调转股价格!此前门店数量扩张致杠杆率攀至高点
]article_adlist-->